但笔者认为,在俄乌冲突爆发的背景下,美联储对于加息的副作用将会变得更加谨慎,2022年加息三次至五次的概率可能更高。
(二)绿色债券:发行多样化的债券品种,推动实施绿色分类法应对漂绿风险 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不同资产类别的可持续融资提供专门的服务,涵盖固定收益和股票,包括投资基金和ETF。(六)绿色金融监管框架:法律框架基本建立,信息披露平台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绿色金融监管方面,英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据报告中对于社会效益的估计,恢复成本比范围为1.3: 1 -8.9: 1。英国于2002年建立首个全球排放交易系统(UK ETS),2005年加入欧盟碳市场,脱欧后于2021年5月建立独立运作的碳市场。到本世纪末,英国改造建筑物的计划还可能导致熟练劳动力增加多达23万人。本文梳理英国绿色金融实践的历程,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借鉴参考。在大多数情况下,UKIIF提供资金的速度和规模促使中小型清洁技术企业更快速地研发和商业化,并增加了活动规模。
1992年英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公共部门脱碳计划:在2020—2022年期间,以公共部门机构赠款的形式提供总计10亿英镑资助学校、医院等非住宅公共部门建筑提高能源效率。欧元是欧洲一体化与欧盟单一市场建设的重要成果,它的国际化水平与欧盟的经济、政治、外交利益密切相关。
欧盟整体国债信用评级水平(AA)也在危机后落后于美国(AA+)。2015年,IMF调整新一期货币篮子权重,人民币首次入篮,获得10.92%的份额,而欧元和英镑分别损失6.47%和3.21%,几乎是欧洲国家为人民币让出空间,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欧元在欧债危机后国际地位下降的体现。欧盟内部对建立旨在提升自身经济领域竞争力和独立性的经济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将此举视作在大国竞争、美国优先的时代下,保护欧洲经济、政治、外交、安全利益和独立自主性的必有之路。欧元区稳固财政状况以及建设共同财政的努力,与欧元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特朗普时代,美国更是肆无忌惮地挥舞美元制裁大棒。如20世纪60[1] [2] [3] ~70年代,美国施压欧洲国家为维护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承担责任,转嫁美国贸易逆差压力和其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贡献,并半强迫德国等国将贸易盈余转为美国国债,防止其将美元兑换黄金等,利用美元体系兹事体大绑架其他国家。
由于欧元是欧元区各国放弃本国货币所创建的单一货币,因此本身即带有国际化和国际货币的性质。意大利2018年6月联合政府上台以来和欧盟就财政问题产生的激烈博弈,其背后也反映了该国对于欧债危机以及危机后欧盟财政紧身衣的强烈抵触。EIB在欧盟内基础设施和共同投资上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其资产负债表5560亿欧元,是世界银行的两倍,具备AAA级融资信用,投资损失率仅为0.02%。出于平衡美元货币权力考虑,许多国家对欧元扩展国际化的意愿持积极态度。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指出,欧盟每年进口3000亿欧元油气,其中只有2%来自美国,但美元结算比例却高达80%,欧洲国家还要以美元购买欧制飞机,这些现象极为荒唐。若投资者和使用者对某一国际货币信心减弱,出于避险偏好就会降低该货币在金融和贸易中的使用率。此外,欧元区经济在近年来下行压力明显增大,2018年经济增长率从2017年的2.5%跌至1.9%,预计2019年仅为1.1%,德国、意大利等欧元区大国也多次出现疲弱增长甚至是技术性衰退。欧盟也正逐步将欧委会和智库的政策建议付诸实现。
综上所述,支撑欧元国际化水平的软硬实力均遭遇挑战。未来,欧元国际化在某些领域的努力能收获一些实效,但由于诸多现实条件限制,将很难在国际化水平上取得飞跃式进展。
【内容摘要】欧元是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单一市场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但在当前国际化进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欧元在欧元区外银行跨境贷款的比例从2004年的42.3%跌至2017年第四季度16.3%,欧元占欧元区外国际存款的比重从2004年的27.6%跌至2017年第四季度24.8%。
2019年11月,中国财政部宣布在巴黎发行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为中国15年来首次发行欧元债券。2003年欧盟GDP总量(11.95万亿美元)高于美国(11.45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04年欧盟GDP占世界的31.4%,2008年仅欧元区GDP(14.15万亿美元)就能与美国(14.71万亿美元)相当。而欧盟及成员国虽不断抗议,并谋求重启欧盟阻断法令来保护欧洲在伊朗投资的企业,但企业在市场规则以及美国依托SWIFT结算体系和美国市场吸引力的金融和经济大棒威慑下,道达尔、空客等欧洲大企业不得不退出欧洲市场。然而,欧元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之间在财政转移问题、设立共同债券、财政纪律等问题上均存在较大结构性矛盾,同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政治思潮在欧洲普遍抬头,使得各国在欧元区改革问题上更趋向于维护本国利益而非促进共同利益,欧元区因而在短期和中期内很难以在上述领域实现明显突破。欧盟政策界就如何发行欧元区安全资产提出诸多政策设想。因此,欧元国际化进展将极大受限于欧盟硬实力不足。
此外,欧盟的制度光环、价值观高地均由此受到严重挑战,发展前景遭遇质疑。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曾担任法国财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她的任命显示欧盟希望倚重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专业领导力,带领欧洲央行在欧元区制度建设和扩展欧元国际影响力这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安全资产指的是以主权等为担保的高信用资产,具备良好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流通性的金融资产,一般包括评级水平较高的主权债务等。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国一直赤裸裸地利用美元霸权为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
其次,欧元的国际化水平不足以保护自身经济安全。在政治领域,债务危机使欧洲民众特别是边缘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及欧盟机构的能力与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对大幅削减福利与公共支出的不满被洒向成员国政府以及欧元区和欧盟。
欧委会在其政策文件中提出,只有欧元计价的金融交易提高便利性和交易量,才能够吸引投资者参与欧元金融产品的投资,对应货币国际化理论中的金融深化效应。在贸易结算、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定价等领域,美元在交易成本和便利性方面仍具备巨大优势,美元贸易计价也使得国际贸易信用、保险及衍生品等相关金融服务计价更倾向于使用美元,形成了较强的滚雪球效应和路径依赖。然而,欧盟长期属于经济和价值观等软实力见长的多边行为体,在采取共同外交决策上行动力不足,军事安全领域有明显短板并严重依赖美国。2019年2月,欧盟委员会财政金融总司官员何塞·莱安德罗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演讲指出,安全资产应考虑安全性、发行规模、流动性、债券到期、道德风险等诸多因素,可供考虑的模式包括国债抵押证券、欧元区共同债券等,同时透露欧委会已成立工作组对此进行研究。
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奥登达尔指出,如果欧洲人不扩大欧元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中的使用,则将有自身利益被其他货币强权侵犯的风险,而欧元扩展国际化的最大好处,则是减少对美元交易体系的依赖,增强金融自主性。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在东亚推广的雁阵模式投资也助力了日元资本的输出,欧盟也有意去模仿这些经验。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行业的硬件设施以及各种制度法规等,其对金融市场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一,建设欧元区共同预算。
因此,未来欧元国际化在某些领域将有取得一定进展的可能。第三是在官方层面推动欧元的使用。
而2019年欧元区GDP总量预计将被中国超过,欧盟国际经济地位下降已成不争事实。过去美国利用美元霸权谋取私利的手段相对文明,牺牲盟友、损人利己的一面尚不凸显,但近年来却逐步显露出武器化、流氓化和进攻化的一面。欧盟也十分清楚美国在美元权力问题上的敏感心理和戒备本性,在推进欧元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很可能自我约束,比如提出贸易结算支持机制仅支持食品、药品等结算,而不敢染指石油。其次,欧元提供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能力仍不及美元。
德国财政部还发布了银行联盟的新立场文件,提出欧盟应在欧盟委员会草拟的欧洲存款保险机制(EDIS)政策建议基础上,于2019年12月召开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以加快政策制定进程。总体趋势上,正如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伯努瓦·科尔指出,欧元综合国际化水平在2004年左右为其顶峰,超过27%,随后即呈现震荡下跌趋势,2017年已不足22%。
危机后令欧盟国际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其占全球GDP比重从2007年的30.66%降至2018年的22.1%,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权重变化这一直接反应国际货币分量的指标中,欧洲下滑明显。国债等以主权为担保的融资工具的信用水平,部分反映了市场对该国货币的安全性的评价,也反映了该货币国际融资能力的强弱。
其三,欧盟政治和外交实力将限制其国际化水平。欧盟内外由此将对于欧洲一体化及欧盟的治理能力产生很大怀疑,不仅担心各国对欧元这一一体化最大成果的支持能力和意愿,同时怀疑经济低迷、债务赤字居高不下的意大利等重债国有无可能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再次将欧元推到濒临解体的境地。
本文由蛛丝马迹网发布,不代表蛛丝马迹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jn1z1.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qbe/3503.html